毫不起眼的猪鬃为何会成为二战时期的战略物资呢?

【发布时间:2024-05-17 05:09:43】

来源:八戒体育官网

  猪鬃,顾名思义就是猪颈部和背脊上面长达5厘米以上的毛,这种毛很具有弹性,是工业和军用物资的重要原料,特别是用于清理火炮和机器里面残留的污渣,是不二的选择,在化纤产品没有诞生之前,猪鬃的作用无可替代。

  中国是世界上生产猪鬃最多的国家,同时也是世界上出口量最多的国家,猪鬃甚至一度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。

  其实猪鬃的用处非常大,比如可拿来做刷子,粗壮的猪鬃可拿来刷汽车或者是飞机的油漆。尤其是战争时期,很多参战国家几乎离不开猪鬃,假如没有猪鬃的话,你很难想象军用车辆是什么样子?

  二战前期,猪鬃就一直供应国外。作为一个军用消费大国,国外进口中国的猪鬃占据了30%左右,中国的猪鬃也是因质量好而享誉全球。

  这一点其实不奇怪,猪肉是中国人最常见到的食物之一,而国外人基本上不怎么吃猪肉,所以说猪鬃受欢迎也是有道理的。

  抗战时期,国外侵略者为了掐断民国政府的咽喉,中国沿海地区的港口都被日军占领,甚至连远在大西南的滇缅公路也被掐断。猪鬃的需求量减少导致了全球价格飙升,尤其是在国外市场里面,猪鬃更是“一鬃难求”。

  为了缓解猪鬃危机,国外政府要求重庆把国内的所有猪鬃都运往国外,并且要作为战略物资来去运输。有位赶来重庆的国外特使,特别还表示了猪鬃对于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。

 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国外把猪鬃连同军火一样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,并且在同年颁布猪鬃法令,要求猪鬃供应海陆军。当时对猪鬃的需求严格到什么程度?政府颁布法令规定老百姓是不能用猪鬃的,猪鬃必须用于工业和军事。

  可是中国运往国外的所有港口和公路都被日军占领,猪鬃根本就无法运往大洋彼岸的盟国。英美后来实在是没有法子,于是开辟了驼峰航线,利用国外的飞机来去运送这些猪鬃。

  为保护这些猪鬃能够顺利到达国外,国外成立了由陈纳德带领的飞虎队,利用飞虎队来去保护这些猪鬃。

  有些航空队员为了保护这些猪鬃能够顺利到达国外,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,由此可见猪鬃在当时是多么地珍贵。

  国外人都知道猪鬃的重要性,国外人其实也知道猪鬃的重要性。国外人为了获得猪鬃的需求,不顾一切代价控制中国沦陷区的许多港口,由于当时中国境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日货狂潮,国外人就套取上海 香港地区的外汇资金,利用外汇资金去购买猪鬃。有些地区的国外人甚至过度倾销日货,以换取猪鬃这种稀有的物资。

  猪鬃是当时民国政府唯一能够抵偿盟国援华物资的战略物资,中国需要大量的军火,而这些军火都是贷款买来的,当时国民政府的外汇存底非常少,能够购买这些军火的就只有像猪鬃这样少量的物资,尤其猪鬃出口量最大的就是国外,当时的苏联也进口了我国的物资。最初是出口给国外,后来国外放弃出口武器给中国。国民政府不得已用自己的货物去购买英美苏的军火,历史上称之为“易货偿债”。

  尤其是到了战争末期,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愈发严重,国外对猪鬃的需求也慢慢变得紧张。不得已的情况下,国外还派出了特使去谈判这件事。

  为了对战略物资进行相对有效的管理,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解决的方法,对猪鬃这种稀缺的物资进行统销。国民政府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,特别是像猪鬃这种利润颇丰的产品。

  抗战前期,由于猪鬃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去自由定价,但是到了1939年统销法令颁布之后,商人不得进行定价,每年国民政府都会颁布一个叫做牌价的价格,各个机关就按照这一个牌价去收购市场上的猪鬃。

  当时官僚资本垄断了这些进口物资,在国内收购这些民族资本家的猪鬃,资本家在国内拿到的利润是每箱只有5万元法币,而一旦出口到国外价格高达67万元,其中利润高到让人难以置信。

  老百姓当然明白猪鬃的的利润,所以不少企业家不愿意出售猪鬃,都是放在自己的家里进行囤积。为避免企业家囤积造成市场行情报价暴涨暴跌,国民政府在1939年颁布《全国猪鬃统销办法》明确规定囤积猪鬃不允许超出100担,一旦超过的话必须有统制部门强行收购。

  当时最有名的收购商是古耕虞,他被誉为是世界的“猪鬃大王”,也是和荣毅仁并称的五大商业巨子。

  为了抗战大计,古耕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,当时重庆市场上面的猪鬃价格从900元跌落到了380元,古耕虞毫不犹豫地收购所有的猪鬃,由于他在经济上的牺牲,为中国的抗战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和物资,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罕见的爱国资本家。

  猪鬃的价值在近代历史上是不言而喻的,没有猪鬃的出口你很难想象中国抗战的艰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