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区健丽:来自世界金融中心的“养猪婆”

【发布时间:2024-05-17 06:41:49】

来源:八戒体育官网

  在中国的养猪业江湖,多的是有不一样背景和故事的企业家,他们或白手起家、或几代传承、或跨界而来……在这些人里,家育种猪集团董事长毛区健丽的经历仍多出几分另类和传奇:生长于香港贫寒之家,年少在美国深造获得纽约城市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、税务学硕士学位,毕业后进入安达信任高级雇员,十年后在美创立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,再过十年回中国创立投资公司,2008年萌生养猪的念头,2011年正式转型成为“养猪婆”。

  “手握华尔街的华丽履历,在投资界做得风生水起,为什么突然转行投身八杆子打不着的养猪业?”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这位前华尔街女强人产生的疑问。对此,毛区健丽的答案很简单,那就是“情怀”二字。不过这个“情怀”不是单纯的热爱养猪,而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和地点做一件正确的事,并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,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。而她投资养猪之时,正是行业强烈呼唤本土育种崛起的关键时机。

  中国养猪业的育种短板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,作为世界最大的养猪国度和生猪消费市场,却高度依赖国外的种猪资源和育种技术,业内人士言则美系、丹系、台系、加系,唯独没有“中系”……核心技术和种猪资源不在自己手中,业随时有可能面临类似科技行业无“芯”可用的尴尬。这正是毛区健丽刚入行就选择做育种的原因——去攻克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,解决行业和社会之痛。

  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毛区健丽入行伊始就喊出掷地有声的一句话:“强国必强种”,当时有人不以为然,认为这是又一个外来资本来中国养猪套利的说辞。十年已过,行业更迭,同期大举进军养猪的企业已寥寥无几。家育种猪的品牌却日益在行业叫响,建立了深耕行业、技术精尖的企业形象,当年的负面揣测不攻自破。

  十年间,毛区健丽陆续投入个人资本六个亿,自称“还没回本”,但她并不着急,育种本就是长久之功,不仅要投入漫长的时间,而且要源源不断地输入现金流,才能开花结果。仅做分子育种一个项目,家育种猪集团每年的软硬件成本就超过1000万元,还要建立专业团队并租用云计算企业的昂贵服务,以分析运算育种产生的海量指数、DNA信息,没有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资金实力,根本不可能跟上西方育种先进企业的步伐。家育种猪集团开了行业的先河:用做“大数据”的方式来做育种。

  经过十年磨一剑,家育种猪集团深耕育种的事业初见成果:拥有基础母猪6000头,年可提供纯种猪5-6万头;客户群体遍及全国23个省份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共计50多个城市;位于内蒙古赤峰的核心示范场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“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”;自主培育的“家育系”种猪品质可与国际老牌育种公司相媲美。

  毛区健丽决心创立中国自主种猪品系“家育系”的雄心、成就一代“养猪皇后”的野心正在成为现实。

  新牧网新猪派:对比长期资金市场的挣钱速度,养猪业尤其说育种领域是个投资周期长、风险大的行业,而且并没那么光鲜,您为何选择转行投入养猪实业,并且扎根了下来?

  毛区健丽: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,我希望自己做的事有科学的价值、有市场的刚需,能解决社会和行业的痛点,而育种就是这样一个需要情怀和“工匠精神”深耕的行业。我在十年前就了解到中国消费了世界上最多的猪肉,但育种领域却长期受制于人的现实。行业对这个矛盾无计可施,种猪企业习惯于把“跨国引种”当作宣传招牌,引种回来之后很少持续进行规范科学的育种工作。而国外育种企业在中国开展引种后的技术服务时,往往采取国外通行的按出产的种猪、肉猪数量进行收费的方式,在国内行不通。因为无利可图,引种后的育种服务支持渐渐弱化,种猪群就会沦入“退化-再引种”循环。

  从更大的视野来看,粮食安全决定着国家的安危。基辛格有一句话“谁控制了石油,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;谁控制了粮食,谁就控制了人类”。事实的确如此,以美国为例,它靠发达的科技成为粮食出口大国,得以将“是否对他国出口粮食”作为筹码,换取国际政治上的优势地位。中国是人口大国,虽然粮食连年丰收,但依然是粮食进口大国,同时也是肉类进口大国,要解决粮食安全的“瓶颈”问题,最关键的当然是掌握最顶端的种源,因此我很早就说“强国必强种”,这不是一句说着好听的话,而是关乎生存的温饱问题。

  新牧网新猪派:作为一个外行,除了资本和眼界,您没有养猪行业的经验,是怎么选址和入行的?

  毛区健丽:选择内蒙古赤峰是很多因素综合的结果,比如这里地广人稀疫病隐患少、地处饲粮产区、地方政府支持、可以拿到足够大的农业用地,而且还靠近北京。而南方养殖比较密集,而且因为养猪没有税收,地方政府不那么欢迎,即使想支持也给不了很大的地。不过,我和我的丈夫(祖籍)是广东人,如果有机会找到比较合适的地方,还是希望能在家乡发展养猪事业。

  我是养猪的外行,但做企业是内行。我相信“工匠精神”和专业主义,入行时我在全世界内选择技术专家来帮忙搭建生产体系,他们必满足三个要求:一是专业过硬,过往养猪业绩优秀,给足够多的企业做过顾问,经验比较丰富;二是能长期呆在中国工作,愿意进猪舍“摸猪”而不是只愿坐在办公的地方;还有一个比较隐形的要求,那就是专家必须早年拥有自家农场并参与养猪,这样的成长历程有助于他对养猪产生深厚的感情。

  经过严格筛选,我请到两个专家帮我,一个负责育种、一个负责兽医,接下来的三年时间,猪场的育种和兽医工作由他们全权负责,说什么我们都照做、从不质疑他们的专业精神。期间有人跑来说有其他更好的做法,我也不会去改。事实上,我们足够信任专家的专业主义,他们也确实以“工匠精神”回报了我们。猪场建起来了,完善的育种和兽医体系也一并建立起来了。

  新牧网新猪派:投资是您的老本行,也是您的“舒适区”,转行养猪对您产生了哪些新的挑战?您是怎么样应对的?

  毛区健丽:首先是行业需要长期投入,需要应对疫病和行情的变化。以前做投资的时候,我们每年的资本收益率可达30%-40%,但在养猪行业,十年投入了六个亿,至今还没收回成本。这笔钱是我卖掉自己的金融实物资产筹得的,只在2018年因为非洲猪瘟导致市场低迷,公司又正在新建二场,才经历了资金吃紧,向朋友融了一笔资金。

  不过我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上的准备,市场的起伏我没办法掌握,我就关心猪场运营本身:猪群健康情况如何?育种进展如何?事实上专注是最好的策略,等2019年生猪板块复苏时,很多猪场没有种猪卖,而我们却正常出产种猪,大赚了一笔。这次的疫情对我们公司来说,反而成了一次机遇。

  其次,我现在比较困惑的是不了解我的养猪团队,我没那么多时间进生产线跟他们接触,所以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来养猪、为什么辞职,不明白他们为什么(生产线)成绩不好、为什么员工之间会发生争执。我希望员工也能有工匠精神,可以日复一日地把同一件事按相同的标准干好,但常常事与愿违,比如让一名员工负责一个区域的清洁工作,要求一天扫三遍,他可能第一天扫三遍,第二天扫两遍,第三天就只扫一遍了……这样一变通,很多细节就会出现漏洞。

  员工是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,很重要,我尽量创造好的工作环境,让大家心情好,快乐的员工才会善待猪。我会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、休假,另外在猪场设置了汗蒸房,让员工有一个保健、放松的场所。但对于不负责不尽责的员工,我会坚决“唱黑脸”让他们腾出岗位,给更合适的人,这是作为养猪业创业者必须狠下心来做的事。

  还有一个我比较苦恼的问题,那就是国内养猪业的浮躁氛围,比如一窝蜂想做“高楼养猪”,而不顾是不是适合本地、本场;比如匆忙开发疫苗甚至自制疫苗来应对眼前的问题(有时反而推动疫情扩散),而不是完善生物安全防线;比如执着于品系之争,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猪场真正需要猪的何种性能……这些只能靠行业自身的沉淀和发展来改变。

  新牧网新猪派:业界对家育的育种技术很好奇,可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做法和亮点?

  毛区健丽:家育育种的最大特点是数据的真实性。我是会计师出身,对数据的真实性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,对于育种的KPI,我首先要求的不是数据“好看”而是要真实。

  其次,我们坚持按科学的方法、工匠的精神持续做育种,不计成本地投入进去。比如我们做分子育种,一头种猪需要200多元,一周就要做四五百头种猪。一年仅芯片和做数据分析的成本就超过一千万,还不包括维持专门的团队。我们每周产生的育种数据非常庞大,需要用云计算的服务才能完成分析运算,租用云计算平台每周也要花五六万元。为了储存我们育种以来积累的海量数据,我们最近还花了一百万购买存储平台……所以我觉得干育种实际上的意思就是“大数据”的活,如果有数学才能的人加入育种行业,也可能做得很出色。

  毛区健丽:这些年我们主要精力在猪身上,服务还存在短板。我们打算今年组建两个队伍,一个是兽医队伍,为的是把我们的优质种猪卖到客户手上,协助客户做好生物安全工作,为猪群提供健康环境;另一个是营养团队,高产母猪对营养的需求非常高,而且应该要依据详细情况调整配方,这个团队的目标是帮助客户把猪养得比我们还好。